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伶俐,比别人家的孩子更“高一筹”,所以很小就教孩子背唐诗、唱儿歌。可是费了一番功夫却发现自己的孩子竟然什么都没有记住,而别人家的孩子已经能毫不费劲的背出好几首诗了。这难道是自己的孩子笨吗?还是智商存在问题?针对这些问题,我们不妨听一下专家的意见。 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张思莱指出,很多家长认为孩子背唐诗、算算术才是学习新知识,其实是一个误区性的认识,6岁以前的孩子其实更应该从日常生活中去学习。 家长们认为孩子从小开始背唐诗,将来能有一些文学积淀,但这只是成人的想法。对于孩子来说,无论学唐诗还是学广告词,都是一种对语言的模仿学习,同样能够满足他们酷爱模仿的需要。孩子们对电视里的广告词能倒背如流,是因为广告词声情并茂,并配有生动画面,自然要比诗词中那些抽象、概括的语言更容易引起孩子的兴趣。当然,也可以教孩子们背一些简单浅显、容易理解的唐诗,但不要勉强学龄前的孩子去背那些很长很难理解的唐诗。 ▲儿童几岁背唐诗最好 3岁的孩子具有很强的机械记忆能力。而唐诗简短押韵朗朗上口,宝宝都非常喜欢背诵,虽然他们还无法理解其中的含义与意境,但背唐诗跟听故事一样,都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。但这不应该成为家长强迫孩子背诗的理由,如果宝宝一旦忘了诗歌,也不应该作为家长认为自己宝宝笨的理由。因为,此时的宝宝学习什么大多都是从兴趣出发的,如如刚开始家长教孩子背唐诗,也是出于对新事物的好奇,但如果长期采用家长背一句,孩子跟着学一句的机械方式,时间一长,孩子的新奇感就会逐渐消失,他们的兴趣点就会转移,也会给孩子造成逆反的心理,不利于培养孩子。 此时期的孩子更应该多在生活中去学习知识,父母更应该有时间了多带孩子外出去见外面的世界。让孩子能更多的在生活中发现乐趣,并且父母要注意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,循序渐进的教孩子。这样孩子不但不会感到学习的压力,反而会感到其中的乐趣;父母也能从中发现孩子的兴趣点,使孩子的知识逐步增多。这才是教育孩子的正确方式。 当然,也不排除一些家长有攀比心理。喜欢拿自己的宝宝与别人的宝宝去比较,因此认定自己的孩子比别人家的孩子笨,其实家长这样的做法不但起不到教育的作用,反而会给孩子造成心理暗示,认为自己比别人笨,很有可能会带来终身的心里疾病。 ▲儿童背唐诗的好处 唐诗流传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,中国孩子的学前读物大多都是唐诗。唐诗中的五言侓诗、七言律诗、五言绝句、七言绝句都是宝宝很好的唐诗背诵选择,因为它们平仄规律、短小精悍,唐诗又考虑押韵,这更便于宝宝背诵。背诵唐诗的好处有以下方面: 1.儿童的记忆力得到锻炼 与儿歌相比,唐诗容易上口,小朋友背诵起来毫无难度。唐诗凭借其艺术性和绝佳的意境以压倒性优势成为父母首选读物,多接触言简意赅的唐诗可以锻炼并增强孩子的记忆力。 2.使儿童受到中华文化和美的熏陶 不少唐诗描述的景象都很美,比如“两个黄鹂鸣翠柳,一行白鹭上青天”。“床前明月光,疑是地上霜”等。多读唐诗有助于培养孩子对美的感知能力,有助于孩子在美的熏陶下健康茁壮地成长。 3.为儿童以后的汉语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孩子可以在背唐诗的过程中学习很多汉字,此外唐诗中还有语言文法,从小接触古文可以使孩子获得良好的文学修养,也会减少孩子在将来学习古文时的障碍。 4.增加儿童的历史知识 一些唐诗表达的正好是一些历史事件,比如杜甫向来被称为“现实主义诗人”,他的诗一般都是描述当时现状。父母在给孩子讲解的时候,会不知不觉牵扯到一些历史故事,这样比单纯的讲解历史更吸引孩子,孩子也更易接受。 ▲教宝宝背唐诗的方法 1.从宝宝熟悉的事物入口 当唐诗的内容是小朋友熟悉的事物时,他可以更加容易地记住唐诗内容。比如《咏鹅》所描述的是常见的大白鹅,而且诗人是一个7岁的孩子,以孩童的视角描述白鹅的形态,宝宝读起来也容易理解。
2.亲子共读事半功倍 宝宝在家长的陪同下一起读诗,可能会因为有父母的陪伴而喜欢上背诵唐诗,同时作为父母也可以借此增进与宝宝的感情。父母可以选择在睡前给宝宝读诗,以便养成宝宝睡前读书的好习惯。 3.对宝宝有问必答 宝宝正处于对新奇事物好奇的阶段,对于不理解的或是第一次见到的东西一般会有很多疑问。如果宝宝问这首诗讲的是什么,父母可以通过唐诗读物上的插画给宝宝描述,如果选择的是没有插图的读物,可以结合动作语言结合的方式展现给宝宝看。例如给宝宝背诵《悯农》的时候,可以做出农民锄地的动作,来帮助宝宝理解唐诗。 4.选择合适的场景 一首唐诗描述的意境可以从现实生活中寻找,当宝宝身处于和唐诗一样的意境中,宝宝会对这首唐诗有深刻的印象。父母可以选在秋天月圆的晚上给宝宝读《静夜思》,带宝宝去草原玩耍时读《赋得古原草送别》。